“低空+”产业生态:我们正在寻找文旅、农业、物流之外的N个可能

发布时间:

2025-10-29

浏览次数:

无人机运输香蕉、喷洒农药、运送血液…这些片段共同描绘出一个正在崛起的“低空+”经济新图景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崇山峻岭间,一架大疆FC100运载无人机吊着80公斤电力绝缘子,仅用15分钟便飞越了需要电力工人攀爬6小时的天堑。与此同时,在山东潍坊临朐县的山楂园里,无人机正将刚采摘的山楂运往山下集散点,日运输量约10吨,运输成本控制在每斤0.15至0.25元。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低空经济如何一步步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孕育出全新的“低空+”生态。政策筑基,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增长随着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实质化发展阶段。

“低空+”产业生态:我们正在寻找文旅、农业、物流之外的N个可能

天河区五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天河区加快推动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11条具体支持措施,最高补贴额度达2000万元。《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正式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云南省则已完成低空经济顶层设计,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建立了省级专班、专项政策、重点园区、场景清单和运营平台“五位一体”的协同布局。8月,云南省出台《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15条措施为产业发展明晰路径。根据《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海南省低空经济总产值预计将突破300亿元。作为核心城市和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三亚的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超越传统: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当大多数人还将低空经济与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和旅游观光联系在一起时,它早已悄然渗透到更多意想不到的领域。在武汉,顺丰同城协同顺丰速运与武汉市儿童医院合作,推出“天空+地面”一体化血液运输服务。执行任务的丰翼方舟40无人机单次可运送40个单位(8000cc)血液,将11公里航线的运输时间从传统汽车配送的1小时以上缩短至约10分钟。在四川泸定,无人机运输不仅解决了物资调运难题,更逐渐进入日常生活。当地邮政人员每天都会放飞FC100,把一两个小时的邮路压缩到十几分钟,将包裹送到山对面的村庄。在云南三亚,智慧农业正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无人机除了进行农田测绘外,还承担着土壤水分监测、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识别及产量预估等重要任务。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技术与人才:支撑低空生态的双翼“低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技术突破和人才支撑。大疆运载销售负责人金昊表示:“作为一款工业级无人机,运载无人机不仅是低空物流的‘加速器’,更是山区及各类特殊作业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要让无人机成为稳定的运输载体,必须构建一套类似“公路网”的低空“天路”体系。在核心传感器的冗余设计上,工业级无人机配置5个陀螺仪,飞控系统也均有备份。动力系统采用四桨布局,即便单桨故障,满载或强风环境下无人机也不会失控。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升温,具备资质的“飞手”逐渐成为紧缺人才。为此,三亚市农技中心组织了农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应用技能培训,60多名“新农人”通过“理论授课+外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掌握了无人机操控技能及农业场景应用能力。昂鸽无人机学院负责人王成将无人机培训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2013年—2018年为行业萌芽期,以航拍飞手为主;2019—2023年为快速成长期,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电力、测绘与物流;自去年以来,伴随低空经济国家战略的推进,行业正式进入“全人才周期”时代。未来已来:低空经济的下一个风口12月,广州将举办2025国际低空经济贸易博览会,采用“会、展、演、引、投、贸”六大专题形式,规划展览面积达60000平米,涵盖低空经济新产品新科技新业态。本届广州低贸会首创“1+5+N”全球贸易服务模式,以进出口低空经济贸易为核心功能,创新构建五大环节全链条国际贸易出口模式。当前,国内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局限于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依赖政府补贴,缺乏健康的商业闭环,盈利难成为主要障碍。行业亟须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突破盈利瓶颈以实现长远发展。2025年上半年,低空经济融资事件与金额分别下降15.2%和8%,资本也更青睐技术可验证、配套能落地的标的,行业从“泡沫时代”转向理性投资。未来三到五年,低空运载的规模化场景将继续扩展——从珠峰运氧气,到长江送快递,再到走出远山的邮路,它要覆盖的,不只是风景线,还有生存线,港口、矿山、工地与城市紧急物流或许都会成为它的落点。在安徽黄山,无人机累计运输300万斤酒店物资,替代了传统挑山工;在四川马边、沐川的竹子主产区,无人机运输一吨竹子的成本仅100多元,远低于传统车运。除了基础运输功能外,运载无人机亦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比如搭载专用X光设备,为输电线进行“CT检查”;抑或携除冰机器人穿梭于线路之间等。结语“低空+”产业生态正经历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它不仅是对现有产业体系的补充,更是重构生产要素配置的新范式。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低空+”必将孕育出更多超乎想象的可能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此刻,探索“低空+”的N种可能,正是时候。


转载自:低空产业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