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对等关税”,综合税率最高达54%。这记 “关税重拳” 不仅冲击传统制造业,更对正处于爆发期的中国低空经济(无人机、通用航空、城市空中交通等)产生连锁反应。但在这场博弈中,中国低空经济展现出惊人韧性,三大趋势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关税冲击:从供应链阵痛到市场重构1. 核心零部件成本飙升美国对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等产业链加征25%关税,直接影响低空经济所需的传感器、芯片、航空电子设备等核心部件供应。例如,无人机企业依赖的美国德州仪器电源管理芯片成本上涨,单机利润被压缩至5%以下。大疆无人机通过墨西哥中转仓降低关税成本,对美出口占比从40%降至25%,但欧盟市场份额提升至35%。
2. 出口导向型企业承压消费级无人机、工业巡检设备等出口美国的产品面临价格竞争力下降。以大疆为例,其航拍无人机在美国市场售价可能上涨34%,部分消费者转向欧洲品牌。但政策支持下,医疗、农业等内需主导领域受冲击较小。
3.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为规避关税,低空经济企业加速 “中国 + 东南亚” 双供应链布局。立讯精密在越南扩产,保留深圳研发中心;奋达科技将产能转移至珠海、邢台。同时,墨西哥、印尼等转口贸易枢纽利用率飙升,中国外运墨西哥中转仓利用率达 85%。
政策破局:国产替代与内需红利释放1. 国产替代加速度关税倒逼核心技术自主化。半导体设备领域,中微公司刻蚀机市占率提升;航空材料方面,沧州鲨鱼飞机零部件国产化率超40%。政策层面,海南自贸港对航空器及零部件实施 “零关税”,吸引企业落户。2024 年国产无人机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下降40%,长江连接器实现超100万个型号进口替代。
2. 内需市场爆发式增长国内政策加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成都获批西部首个 3000 米以下空域试点,开通无人机货运专线;海南计划设立 18 条举措支持通用航空,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8500 亿元。
3. 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企业转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蜂巢航宇无人机半年内出口额突破1亿元,产品打入印尼、柬埔寨等20国;比亚迪对巴西出口新能源汽车超2万辆,同比增长5倍。
未来赛道: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1. 低空基建与数字赋能全国28个低空飞行服务站联网,北斗机载终端覆盖率达95%。深圳组建低空经济管理局,美团无人机日配送单量突破20万,eVTOL适航认证周期压缩50%。低空智联网、三维数字空域模型等技术推动 “天空地” 一体化管理。
2. 政策与资本双重加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专项债重点投向通用机场和空管系统。资本层面,低空经济相关投融资规模2022 年已破百亿,AI算力、具身智能等领域获券商力推。
3. 国际竞争与规则博弈美国推动 “友岸外包”,联合盟友构建技术联盟;中国则通过 “一带一路” 深化区域合作,在中东、非洲布局无人机农业、应急救援等场景。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50年超60万亿元,中国有望占据30%份额。
美国加关税虽短期内冲击中国低空经济,但在政策支持、国产替代与内需红利的多重驱动下,行业正加速向技术自主、场景多元、全球布局的方向转型。从无人机物流到城市空中交通,从国产芯片到智慧空域管理,中国低空经济正在改写全球竞争规则。这场博弈,既是挑战,更是新质生产力的 “成人礼”。
转载自:低空经济时代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