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一片梯田、富裕一方群众——云和优化梯田生态铺就共富路

发布时间:

2024-02-19

浏览次数:

云和人常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拥有“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的云和梯田,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列入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和生态发展价值。


近年来,云和县委县政府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以“做美一片梯田、富裕一方群众”的初心和使命,推进梯田生态保护、打造展示窗口、架起转化桥梁,云和梯田成为“两山”理念落地生根的典型实践。2024年2月6日,云和梯田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浙江今年唯一入选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是全国首个梯田类型5A级景区。


经验做法


强化精准治污


2023年9月,在结对方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的捐助下,云和县建成了首个景区环境自动监测站——云和梯田环境自动监测站。该站点具备地表水9项指标监测能力、大气环境7项指标监测能力及噪声监测能力,为实时掌握景区环境质量变化提供了有效支撑。此外,云和县精准实施“一点一策”机制,落实景区周边河湖水系日常管理、污染源治理、污水治理设施维护、垃圾分类、垃圾跟踪清理和日产日清、秸秆禁烧等举措,景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强化修复保护


云和县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深入实施云和梯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工程,将山体、水域、梯田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改善自然风貌、恢复种植条件、修复湿地功能。先后种植彩色树种3万株,完成覆绿13万平方米,5000余亩梯田得到系统修复。同时开展重要生物栖息地和重点物种调查,将以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划定为重要生物栖息地。在该区域内,迭代升级梯田湿地保护“云上智控”应用,建设湿地公园鸟类AI智慧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梯田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智能化预报预警、一体化应急指挥。

做美一片梯田、富裕一方群众——云和优化梯田生态铺就共富路


打造展示窗口


为打造展示云和特色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展示与体验窗口,云和县先后开工建设以展示梯田湿地科普知识和梯田湿地文化为主的世界梯田博物馆、以农耕文明为特色的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体验馆、以丽水市十佳观鸟基地——白鹤尖为终点的鸟类观察线等项目。同时推进低(零)碳乡镇(村)、无废细胞创建,全面提升梯田区域整体环境风貌和绿色发展水平。目前梯田所在镇崇头镇、梯田景区村坑根村已列入全省低(零)碳乡镇(村)试点,坑根村创成市级无废乡村,梯田景区创成市级无废景区。

做美一片梯田、富裕一方群众——云和优化梯田生态铺就共富路

云和万里云海 摄影/许志鹏


搭建转化桥梁


云和县发挥梯田、高山、云海等特色优质生态资源优势,开发露营基地、高山民宿、农耕体验等旅游产品及五彩稻米、梯田纯酿、梯田老茶“梯田三宝”高附加值旅游商品,打造独具“梯田味”的集零售、餐饮、潮玩等众多业态为一体的梅源村“一站式”体验街区,探索构建“游最美梯田、住高山民宿、吃农家风味、品地域文化”的生态旅游新格局。同时建立梯田景区与全县民宿、客运中心及酒店门票代售合作关系,每张门票让利15元。90%的景区员工实行本地招聘,100%的本地创业者给予免费技能培训,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取得成效


通过持续保护修复,云和梯田景区地表水保持Ⅱ类水质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浓度达到很清新等级。景区土地抛荒率从2016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3.3%,核心景区抛荒率归零,农田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成为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铜蓝鹟、白喉林鹟等重要鸟类栖息地。云和梯田历史性地七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九登《人民日报》、新华社,并作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亮相联合国COP15大会,向世界展示全球梯田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和方案。 


通过云和梯田景区开发,一方面引导群众从传统农耕生活方式逐渐向乡村农旅融合生活方式过渡,流水、花草、鸟类向梯田聚拢,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圈,另一方面形成以梯田景区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云和梯田发展模式。梯田景区建设以来,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梯田公司年均营业收入6000万元,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1%,在GDP中占比达8.08%,全县旅游业从业人员年增长2000人,旅游业从业人员占比达21.3%。越来越多的人扎根云和,云和成为全省山区为数不多的人口净流入县。云和梯田发展模式也成为全省16个践行“八八战略”经典案例之一。


结语


在云和梯田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云和县实现了“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的相得益彰。下一步,云和县将进一步深化梯田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梯田生态系统价值,为解决全国普遍存在的梯田保护与开发难题提供经验借鉴。

做美一片梯田、富裕一方群众——云和优化梯田生态铺就共富路


转载自:浙江生态环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