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以我为荣·绿色环保篇”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沛摄
“减污降碳同增效,限塑减废我当先;低碳出行‘135’,绿色消费很时尚……”12月5日,在“武汉以我为荣·绿色环保篇”活动上,来自机关、企业、乡村、学校和社区的代表向市民发出倡议。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越来越多人主动担起生态环保义务和责任,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打造武汉城市“生态共同体”。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武汉在奋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征程中,交出人民满意的“绿色答卷”,让江城百姓尽享“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
筑牢生态底色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介绍,武汉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从2013年到2022年,武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13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62天,全市的PM2.5和PM10年均浓度连续十年进入下降通道,“武汉蓝”成为江城四季的“新常态”,白云星空与武汉交相辉映,市民的随手拍常常成为出圈的惊艳“大片”。
武汉施行流域河湖长制,创新“三长联动”机制,全市166个湖泊有了专属的守护者。2022年水质优良湖泊数量较2015年增加41个,劣Ⅴ类湖泊连续两年实现“清零”,33个市级美丽河湖成为了江城市民幸福生活的“标配”。
2022年4月,武汉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在此契机下,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印发《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
截至目前,武汉75座山体完成生态修复,修复面积共计1.4万亩。江夏区灵山矿区作为该市首例复垦利用的先行试点,形成“矿山修复+文旅赋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新路径,将“灰天泥地”的矿山变成“入目皆是景”的新绿洲。
守护江豚候鸟
江豚与黄鹤楼、晴川阁“同框”是江城一道别致的风景。“从难得一见的‘稀客’,到结伴嬉戏的‘常客’,江豚已成为武汉推进长江大保护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见证。”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工作人员万祎深有感触。
近年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专项行动,对1842个排污口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在全国首创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单月考核,双月通报,年度算总账,抓住“牛鼻子”,让上下游心往一处想。接续攻坚,长江武汉段水质已达到20年来最优。
为了让城市与湿地相融,武汉先后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与湿地保护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大力实施退养还湿和湿地生态修复。武汉已建成5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0处湿地公园,是全球首个千万人口以上的国际湿地城市。
生态绿引来了“万物生”——“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现武汉,“金牌环境测评师”青头潜鸭打卡江城湿地,“鸟中大熊猫”黑鹳连续9年入住天兴洲,云水间野鸭河畔栖泳、天鹅水面起舞、白鹭林涧齐飞。
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工程师冯江已扎根沉湖15年,他介绍,沉湖湿地的鸟类已从2015年的153种增加到目前的284种,候鸟数量从两三万只增加到超过十万只。
凝聚绿色共识
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下,美丽武汉的生态基底越筑越牢。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市民能够“开窗见绿、出门见景、行路见荫、四季见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保护好生态环境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参与和支持。
“从你我做起保护好蓝天白云,从身边做起治理好黑色污染,从小事做起守护好金色大地,从现在做起建设好绿色家园,从每天做起严守好生态红线……”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共同诵读武汉人自己的“五环”生态公约,倡导大家自觉做大气污染防治践行者、护水惜水爱水志愿者、无废城市建设参与者、绿色生活理念传播者、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者。
如今,武汉已有由社会公众、环保大使、生态环境观察员、“志愿红”、“巾帼红”、“夕阳红”等组成的110多个生态环境志愿团队。
从大学博物馆到再生能源企业,再到地下净化水厂,16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和31个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等城市“新绿标”,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开展生态环境宣教、环境科普工作的重要窗口阵地。
建设美丽中国,你我都是行动者。武汉号召全体市民迎“蓝”而上,向“绿”而行,携手将点点滴滴和涓涓细流汇聚成建设美丽武汉的磅礴力量。
转载自:武汉生态环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