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从医疗物资无人机配送到跨城低空公交,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无人机巡检到一体化低空经济全产业体系,低空经济不再只是热门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随着各地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

产业根基:扎实的实践积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架无人机载着10公斤重的血浆恒温箱从市中心血站起飞,爬升到170米高度后飞行30多公里,到达位于东胜区的中医医院顶楼起降点,全程仅用时20分钟。这种高效的城市医疗物资配送,正是低空经济实实在在的服务场景。鄂尔多斯市域范围内获批飞行空域24块,累计空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年可飞天数不少于300天。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低空经济作为融合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大数据等多元技术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凭借其智能化、绿色化、韧性化协同推进的发展特征,正日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指出,随着低空空域管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及智能制造、清洁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的快速演进,低空经济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实践场域。多元应用场景:从概念到实地的跨越低空经济之所以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关键在于它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实际应用场景,正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价值。在青岛平度市,青岛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8条无人机医疗配送航线,8条覆盖全市424公里的国省道道路无人机巡检航线,1条无人机河道巡查航线以及1条无人机物流外卖运输航线,且均为全省第一个常态化无人机应用场景。在绍兴越城区,当地开通了13条城市低空物流航线,全市首条跨区域医疗应急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全省首条常态化运营城市低空物流航线年飞行架次突破4000架,配送效率提升70%。 更令人惊喜的是,今年5月,长三角地区首条常态化低空公交航线升级为覆盖上海浦东,浙江嘉兴平湖、海宁及绍兴越城、柯桥五地的互联网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1小时跨城速达。低空经济的社会治理价值同样不可小觑。绍兴越城区完成全域政务无人机库布局,构建“综合飞一次”服务体系;全国首个无人机自动巡河系统投入运行,“AI河长”场景获全省试点推广。景德镇特警支队则利用AC311直升机进行低空警务巡防任务,对景区密集区域、交通枢纽进行空中监控,配合地面警力构建“空地一体”治安防控网。全产业链布局:制造与创新双轮驱动低空经济不是空中楼阁,其背后是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在全国多个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覆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景德镇市素有“中国直升机之城”的美誉,现有低空经济企业超100家,其中低空制造企业102家,包含直升机整机企业4家、无人机整机企业11家,具备年产500架直升机和工业级无人机产能。2024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AR-E3000技术验证机首次亮相,这是一款3吨级倾转旋翼eVTOL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航空物流运输、医疗救护等场景。青岛平度市已引入钢研制造、迅蚁科技、锐翔航空等22家国内低空领域头部企业,储备在谈项目11个,项目包含材料研发、零部件生产、航空物流、航空服务等多个领域,覆盖低空上中下游产业链条,为低空经济产业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绍兴越城区立足集成电路产业优势,向“整机+器件+系统”全产业链延伸,目前全区已引育低空经济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330亿元,形成覆盖整机研发、核心芯片、系统软件、感知雷达等赛道的产业链。技术创新突破:解决产业痛点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正在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痛点难点。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团队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无人机,凭借其续航时间为锂电池无人机的3-5倍,成功解决了传统锂电池无人机在高速公路巡检中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进行远距离巡线和长时间滞空监控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无人机极大增强了无人机在高速公路巡检中的应用灵活性,展示了氢能作为无人机新动力模式的巨大潜力。鄂尔多斯机场集团牵头,联合江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6家单位,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低空经济点位专项“低空运载技术中试基地建设中的设计、测试、优化技术体系研究”项目。该项目以打造“全国设备最齐全、功能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低空运载技术中试服务体系为目标,为区域低空经济产业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制度保障与发展规划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制度保障。鄂尔多斯市建立了统筹推动低空经济工作协调机制,确定了44项年度重点任务,促进低空经济与传统化工、新材料、能源、装备、汽车等产业融合发展。越城区编制了低空“三张网”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网、航路航线网、飞行服务网,构建空中综合指挥体系,保障低空飞行“飞得起、看得见、管得住、控得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越城区推进“512”全域低空新基建布局,规划建设5个大型起降场、10个中型起降场和200个小微起降场。景德镇市实施《景德镇通用航空飞行协调运行暂行办法》,建成通航协调运行中心,拥有1个民用航空机场、3个通用航空机场,10余个直升机起降点。人才与资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和资金的支撑。在低空经济领域,各地正在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工作。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调整了专业设置。“低空工程和飞行器运维这两个本科专业今年首次招生。两个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国产民机运维、低空空域规划管理以及无人机和地面服务站的运行维护专业人才”。越城区落地浙江低空人才培训基地,开展CAAC无人机操纵员、管制员、情报员等专业人才培训,鉴水科技城首届CAAA无人机培训班已开班,为产业链持续输送人才。景德镇市现有低空经济企业超100家,设立总规模50亿元产业母基金。 这种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为低空经济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低空经济不是跟风炒作,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它体现在:低空经济已经形成了清晰的应用场景,在物流、交通、警务、农业、文旅等领域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价值;低空经济背后有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材料、零部件到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低空经济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和发展规划,各地政府正在积极打造适合低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低空经济正在吸引大量资金和人才投入,为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团队发布的《低空+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预计,随着量子加密通信、高密度固态电池、氢电池等前沿技术突破和应用,低空经济将朝向“全域智能、零碳运行、人机共融”演进,到203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4万亿元。从概念到实地,从规划到实施,从试点到推广,低空经济正在全国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不是简单的跟风炒作,而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
转载自:低空产业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