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乡镇国土所长的自述:“巡查靠腿、经费靠讨、干活靠扛”

发布时间:

2025-08-17

浏览次数:

“巡查靠腿、经费靠讨、干活靠扛”一名乡镇国土所长的自述


一、"万能"的国土所:一个人要扛起整个镇的监管重担我们镇国土所名义上管着全镇 182 平方公里的土地,实际上在岗的只有 3 个人:54 岁的老张、55 岁的老王,和我这个“年轻力壮”的所长。可要管的事情却多得吓人:耕地保护、矿山巡查、卫片执法、设施农用地备案、违法违章建设......每一项都马虎不得。最头疼的是动态巡查。全镇 61 个行政村,按照要求,每处违法违章建设都必须要到现场核实。可所里连辆能动的车都没有,只有一辆接近报废跑了 30 万公里的现代伊兰特,从 2024 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烧机油,味道呛人还跑不动,真怕哪一天它趴窝在田地里。


二、"化缘式"办公:一个所长要当会计、司机兼乞丐2023 年是个分水岭。从那以后,局里就再没给所里拨过专项经费。现在办公用纸要数着用,打印机加粉换鼓要精打细算,打印材料除非是给领导看的,都是双面使用。最窘迫的是油费——每个月跑村入户至少要加三箱油,可报销?想都别想。水电费更是夏季和冬季的开支大头,我们是独立小楼办公,每季没有个几千块钱根本下不来。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去找镇党委领导"化缘"。书记镇长见到我就叹气:“乡镇财政你也知道.....”后来我学聪明了,专挑领导心情好的时候去,即便如此,能讨来的钱也不够维持基本运转。


三、"掐尖式"用人:基层所成了人才培训基地现在所里除了我,本来还有一个小李,干活麻利,工作能力强,可今年局里就把人给调动走了,就剩两个"老国土":老张再过几年退休,老王去年脑梗发现及时送到医院,现在连车都开不了。上级要求的所有电子报表、系统录入,最后都落在我一个人头上。不仅局里要材料急,镇领导安排事情也要随叫随到,可还得忍着,谁叫咱用着人家呢?


四、"背锅式"问责:属地管理的紧箍咒“属地管理”四个字就像紧箍咒。矿山非法开采要管,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管,土地卫片、林业卫片都要现场核实,连某村村民在自留地上搭个鸡鸭牛猪棚都要我们管。可我们既没有执法权,也没有处罚权,发现问题只能劝阻、上报。但一旦出了问题,第一个被问责和嫌弃的准是我们。难,太难。五、困局中的坚守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申请调走。说实话,不是没想过。但每次看到老张这么大年龄顶着烈日去举证图斑,我又不忍心撂挑子。况且,总要有人来守这根“红线”。只是不知道,这样靠情怀硬撑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当基层国土所彻底沦为“空壳”,这些关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底线,又该由谁来守护?


转载自:自然资源讲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