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无人机红外测温系统是现代电网巡检的重要技术手段,能满足电网规模扩大与电力需求增长下的线路巡检需求,有效弥补传统人工巡检的不足。

工作原理
基于物体红外辐射特性,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会辐射红外线,且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强。系统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仪捕捉电力线路设备表面红外线,转化为热图像,不同温度区域以不同颜色呈现,以此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温度异常,如导线接头接触不良导致的局部升温可被清晰捕捉。
系统构成
无人机平台:多采用多旋翼或固定翼设计。多旋翼无人机可垂直起降、悬停,适用于局部精细巡检;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速度快、航程远,用于大面积快速巡查。配备导航和避障装置,能按预设航线自动飞行。
红外热成像设备:为核心部件,具备高分辨率(常见384×288及以上)、宽温度测量范围、快速响应等特点,部分有自动对焦、图像增强功能,保障测温准确性和故障检测灵敏度。
数据传输系统:采用4G、5G或专用微波通信,实现红外图像和数据实时传输,且有加密技术保障安全。4G/5G传输速率高,微波通信抗干扰性强。
地面控制中心:负责无人机任务规划、监控及数据处理。通过软件操控无人机,分析传回的红外图像,自动识别设备、测量温度,对比正常范围后异常报警,结合历史数据制定检修计划。
系统优势
效率高:短时间覆盖大范围线路,缩短巡检周期,在山区或大面积线路巡检中优势显著。
准确性强:不受可见光限制,夜间、恶劣天气下也能检测微小温度变化,减少停电事故。
成本低:减少人工依赖,降低人力和故障恶化导致的损失,同时降低人员安全风险。
检测全面:可到达人工难及部位,多角度拍摄,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检测。
综上,电力线路无人机红外测温系统凭借其基于红外辐射的工作原理,由无人机平台、红外热成像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和地面控制中心构成的协同体系,以及高效率、高准确性、低成本和检测全面的优势,成为现代电网巡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