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堵点

发布时间:

2025-05-23

浏览次数: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系统部署,其中明确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和“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不仅包含了传统的通用航空业态,还包含了以新技术、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新兴航空业态。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可构成一个影响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从当前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发力。

目前,我国已出台一些有关低空经济的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但还没有明确的技术路径和行业标准,缺乏可落地的实质性内容,这使得有关航空器制造商在飞行器设计方面标准不统一。迫切需要脚踏实地开展有关研究,绘制出技术蓝图,明确行业发展方向,科学有序迅速聚焦,并推动各方面共同支持,高效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在政策研究方面,民用航空有着比较成熟的、与国际充分接轨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尽管有新业态、新模式产生,但行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依然适用。

打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堵点

例如,可借鉴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的核心理念,大力推进数字飞行规则的研究应用,以解决大量无人航空器没有适用基本飞行规则的问题,还可能解决有机载驾驶员和无机载驾驶员航空器的融合运行问题。加强对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本领域较成熟的管理理念,充分吸取新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想,制定并迭代出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政策。

打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堵点

同时,加强行业交流,完善行业规划和规则,加快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队伍,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此外,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在充分消化吸收基础上,不断提高我国在低空飞行器制造和运行方面的等级。

打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堵点

从民航发展历史规律看,可靠的空中交通管理是安全有序飞行的关键,安全和高效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石。如何尽快建立一个高效灵活、适用于低空经济发展的空域管理体制,并科学设计空域结构,在确保低空空域有序开放的同时,实现安全高效监管,将成为空域主管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有关部门正着手空域管理政策改革,已经有了细致的空域划分政策。2023年12月,《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正式发布,首次明确提出我国G、W类非管制空域,创新性地将G类空域内真高120米以下的部分空域划设为供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W类空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域资源基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的同步实施也为民用无人机运行提供了政策依据。

一、合理筹划发展“低空空域管理是发展低空经济无法回避的话题。”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原副局长杜强介绍,我国空域管理改革共有四条脉络,分别是航路航线管制指挥移交、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空域管理法治化建设。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韩钧此前表示,民航局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

综合来看,搭建低空经济体系有四个必要条件,包括空管技术能力,军、民、地三方协同协调能力,空管运行保障能力以及低空领域头部企业能力。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领域,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备受各地政府青睐。


“地方政府筹划发展低空经济,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关系。”,低空经济在短期很难见到明显成效。发展低空经济要有合作意识,地方政府不能贪大求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想涉及,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确定自己的定位。对于低空经济领域的有效需求,低空经济通航作业飞行时间由2010年的14万小时增加到2023年的137万小时,尽管有近十倍的增长,但并未达到预期。终端需求释放有赖于通过低空飞行器改造、产业升级,创造出新的业态。交通属性只是低空经济的一个方面,要重视其为各行各业带来的新发展,探索出具有稳定商业价值的模式。


二、完善数据体系“发展低空经济,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低空经济发展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无人机高程数据为例,“有些企业报的是常压差,有些报的是GPS高度,基础信息都不一致,无法开展高密度飞行,进行精细化管理”。

低空飞行管理催生出对空天信息数据的需求。“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存在一个供需矛盾——人口越密集的地方飞行需求越多,而试点地区大多集中在城市郊区和乡村地区。”更高密度的低空飞行器管理,需要数字化三维模型提供更高精度的保障。研发面向低空经济的“数智低空大脑”产品,可以实现低空活动三维仿真、低空态势实时感知、低空航线智能规划、低空交通协同管理、低空智能碰撞检测等核心能力,支撑低空安全保障和服务。


“基于数字地球提供的面向低空场景全量时空数据资源体系,包括影像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地形数据、气象数据等,可以实现航站、航路监测以及短临预报等。”通过低空监测技术以及城市现有通信网络,可以实时获取飞行器的位置、速度、高度等关键信息,确保飞行活动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并对飞行器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和处置,确保飞行活动顺利进行。面对低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应继续深化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建立一个军民航协同、技术标准统一、以服务为导向、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新体制,更好统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和资本投入。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基础技术研究由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应在国家层面建立低空经济发展产业基金,一方面可以支持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个母基金,投资其他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关的产业基金,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使低空经济发展获得倍增效应,充分分散风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载自:低空经济时代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