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4年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发布时间:

2024-05-01

浏览次数:

武汉市2024年5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根据武汉市气象台气候趋势预测,预计5月我市月雨量140~160毫米,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成左名,月平均气温22.3~22.9℃,较常年偏高0.2~0.3℃。5月份气温迅速上升,渔业生产进入旺季,随着投饲量的增加,水体中残饵及代谢物易累积,加速多种病原微生物繁殖,水质易恶化从而引发各类疾病的发生。同时,5月份也是我市水产苗种生产重点时节,各苗种繁育单位应加强生产管理。


一、病情预测


我市5月水产养殖常见病害主要有: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白斑综合征等。


1.草鱼出血病。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1足龄青鱼。主要症状体表、肌肉、内脏充血、出血。水温在20~30℃时易发病,25~28℃为流行高峰,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也可能通过鱼卵进行垂直传播。我市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范。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团头鲂、鲢、鳙、鳜、加州鲈、黄鳝等多种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该病病程较急、死亡率高,历年来给我市渔业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各养殖区域均需重点防控。

3.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危害对象主要有青鱼、草鱼、鲫、团头鲂、鳜、加州鲈等,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死亡率较高,发病快、死亡迅速、继发性感染能力强,各养殖区域均需重点防控。

4.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黄鳝等,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各养殖区域均需重点防控。

5.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由大量、多种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起的疾病。发病水温20~28℃。主要症状是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成群沿池塘边狂游,俗称“跑马病”,是对养殖鱼类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我市各地的养鱼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养殖密集的鱼池,连续阴雨天气尤其容易引起暴发,各养殖区域均需重点防控。

6.小瓜虫病。病原为小瓜虫,是一种世界性广泛流行的鱼病,危害严重,治疗困难。主要症状:虫体大量寄生时,鱼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白色小点。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粘液。寄生处的组织发炎、坏死。寄生于鳃时,除组织发炎外,并有出血现象,病鱼鳃呈暗红色。患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泳迟钝,游于水面,严重时大量死亡。对宿主无选择性,各种淡水鱼、观赏鱼均可受其寄生,亦无明显的年龄差别,主要危及鱼种。小瓜虫病主要与养殖密度过高、水体有机物过多、水生动物营养条件差等有关特别是对斑点叉尾鮰、蒙古红鲌、黑尾近红鲌、金鱼、锦鲤、麦鲮等养殖品种的苗种危害更为严重。小瓜虫繁殖的适宜水温为15~25℃,流行于初冬、春末,生活史中无需中间寄主,靠胞囊及幼虫传播,特别是在密养条件下更易患此病。各养殖区域均需重点防控。

7.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水温18~30℃时易暴发该病,死亡率高。5月份为白斑综合征高发期,我市小龙虾养殖区域需重点防控。


二、防控措施


1.病毒性疾病防治措施。淡水鱼类病毒性疾病暂无特效药用于治疗,需重点加强预防措施。定期做好消毒杀菌,拌饲投喂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抗病力。同时重视苗种产地检疫,在采购鳜鱼、加州鲈苗种时,请勿购买疫区的苗种。

2.细菌性疾病防治措施。常规鱼类细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国标渔用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结合药敏试验,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药物进行拌饲内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药(如复方三黄散)和维生素同时内服,增强药效。

3.车轮虫病的防治。车轮虫多发生在养殖水体有机质丰富,底质恶化的池塘,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氧化型底改,促进池塘底部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可减少车轮虫病的发生。治疗车轮虫病,可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推荐剂量为0.7mg/L。一些名特优品种(如鳜鱼)以及鱼苗、鱼种对硫酸铜敏感,使用时需谨慎。中草药可拌饲投喂雷丸槟榔散,每kg鱼体重每次0.3~0.5g,连用5~7次。

4.白斑综合征的防治。白斑综合征暂无特效药。养殖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等要创造良好养殖环境,小龙虾养殖池要栽种好水草,稳定水质,投喂优质饲料,避免投喂冰鲜鱼,可拌饲复合多维、三黄散等提高免疫力。发生病害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如漂白粉等,以免引起应激反应。发生病害的池塘及时做好隔离和消杀工作,避免病害进一步传播。

5.苗种繁育管理。苗种孵化时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预报规划生产,适时开展鱼苗繁育。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70-80目的尼龙筛绢过滤。亲鱼应及时做好产后护理,及时注射抗菌药物,回塘后不宜大量投饲,需要减少投饵,产卵当天可以停食或少食,之后逐渐恢复饮食,保持养殖环境安静,减少噪音污染和人为干扰,以助于亲鱼恢复。购买苗种时应选择具有资质的生产厂家,选择体质健壮的优质苗种。养殖池塘应提前两周做好放苗准备(晒塘、消毒、进水、培藻),保持水质一定肥度,有利于提高存活率。在下苗前,应进行试水。苗种下水后,可全池泼洒抗应激产品。

6.准确诊断科学用药。勤观察、细分析,对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对疫情进行及时的预警预报,共同防控疫病的暴发与流行。防治疾病应特别注意准确诊断与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杜绝使用违禁药,避免造成次生死鱼事故。养殖户可关注“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通过“鱼病自助”功能,或“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进行远程病害诊治,各养殖品种疫病防控方法可参考进行。

7.及时报告疫情。在渔业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转载自:武汉活鱼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